最新詐騙網站「Database」讓我賠光積蓄揭露全過程
- 詐騙網站列表
- 时间:2025-10-25 07:59:06
- 8人已阅读
在交友軟體認識的「朋友」帶你投資 99.99% 就是詐騙,詐騙流程就是前期讓你小賺給你提領。後期要提領資金就說要繳稅,這就是詐騙,不要這麼傻,沒有判斷能力的建議不要投資加密貨幣,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網友不會幫妳賺錢,凡是在網路上看到的投資廣告或網友傳來的投資訊息,標榜「保證獲利」、「沒有風險」、「穩賺不賠」都是詐騙 ? 請將這篇文章分享給更多人,讓我們一起打擊詐騙!
前不久,家住江蘇南通的李女士也收到一條可申領育兒補貼的短信,對方同樣是要求通過鏈接,輸入姓名、銀行卡等信息。在最後需要驗證二維碼時,李女士忽然感覺不對勁,就打公安局熱線電話求證。經查,這個短信是詐騙短信,由於李女士及時警覺,所幸最終沒有被騙。
陳悅的經歷並非個例。隨著自媒體平台的蓬勃興起,不少人都想藉著“直播帶貨”的東風,輕鬆實現盈利。這一心態也被不法分子捕捉,他們打著“直播帶貨培訓課程”名義,收取所謂“培訓費”,並設下一個個陷阱。此外,記者調查發現,除了直播課程,還有不少人因報名AI課程、視頻剪輯、跨境電商等培訓而被騙。
如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安徽省財政廳印發的《安徽省創業培訓管理辦法》中,就對創業培訓機構實行目錄管理,要求申請開展創業培訓的機構應從事培訓業務兩年以上,承諾能夠履行創業培訓機構全部職責,無不良信用記錄;有兩名以上持有國家或安徽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頒發的創業培訓講師證書的專職教師和兩名以上專職管理人員,並簽訂勞動合同;近兩年內未發生社會不良影響事件等條件。
就拿這些理財課來說,其騙局是逐步展開的。 “1元學理財”,如果摳字眼的話,這些機構開始確實提供了相應的課程,雖然質量存疑,騙錢那是後續逐步進行的。騙子用“真實”的低成本課程和客戶建立聯繫,然後再展開騙術坑害消費者。那麼廣告該怎麼界定?自媒體和平台,又該承擔多大的連帶責任?
(總台央視記者李可婧梁治)
去年3月份,通過親戚的朋友介紹認識的女生。認識大半年,只見了兩次。第一次是在我家,她帶著朋友一起來。第二次,她主動約我逛街,我給她買了衣服和鞋子。
嚐到甜頭後,潘女士的膽子更大了,胃口也漲了。沒多久,她就籌集了百萬元資金,再次殺入平台,企圖獲得更大收益。可是,這次投資卻沒有換來真金白銀。儘管賬戶上顯示盈利不菲,可是潘女士多次提現均告失敗,而“工程師”此時也消失得無影無踪。此時,潘女士才如夢方醒,趕緊向警方報案。
他的外在胖乎乎,看著老實但又給人油滑的感覺。
受害對象:商務人士,差旅人員,遊客,學生。
舉報網絡詐騙並有效收集證據是打擊此類犯罪行為的重要環節。
提交貸款的時候提示銀行卡輸錯被凍結了。客服解釋說必須交解凍金才能放款,不然會影響徵信。李老師當時急了,心想萬一真上徵信黑名單麻煩更大,就轉了五萬過去。
“私募投資” 穩賺不賠? 8 萬元血本無歸
該案涉及的機構投資者更是“大牌”雲集,包括匯豐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法國BNP 、西班牙國際銀行等,其中復合基金(Fund of Funds,即FOFs,亦稱基金中基金) Group的風險敞口最為巨大,旗下資產的一半約75億美元交與麥道夫管理,很可能損失過半。
上一篇:最新詐騙網站「Raydium Pro」讓我賠光積蓄揭露全過程
没有了